白居易当县令怒打行贿人唐朝贞元年间,白居易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第二天,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新时代廉洁文化有哪些丰富内涵,我们党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需从哪些方面着力?如何增强新时代廉洁文化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我们特邀纪检监察...
不贪为宝人生在世,谁能没有所欲之物与所厌之事,懂得取舍,至关重要。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大夫子罕,一日有一人怀揣宝玉叩响了子罕宅门。献玉之人告诉子罕,上门之前,已经请过治玉之人看过,说这是难得的玉石,故而才敢将它献给您。面对别人献上的宝玉,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子罕以不贪为宝,若是收下了宝玉,便是贪财,便丧失了自己最珍重的廉洁品质,如此“自毁长城...
陈毅元帅的清廉家风对父母的“约法三章”1950年春,陈毅的父母从四川老家千里迢迢来到上海看望阔别二十多年的儿子。陈毅见到饱经风霜的父母,非常高兴,嘘寒问暖后便安排二老在家里住下。陈毅和夫人张茜平时工作都很忙,数天后才抽出一个周日陪二老在市内观光了大半天,后来就再没空了。陈毅父亲生性好动,时间一长就在家待不住了。他灵机一动想出妙法,即每到周六下午就给在上海工作的侄子陈仁农打电话,请他作陪游览。陈仁农...
清正廉洁人物——于谦于谦,可以说是清正廉明的代表。他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深受老百姓爱戴,被尊称为“于青天”。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皇上因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嘱咐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
廉相陆贽唐朝时期,有一位宰相因清廉而闻名,甚至连皇帝都劝他不要清廉太过。这位宰相就是陆贽。 公元793年,唐朝的科举考试即将举行,一些大臣的亲戚也要参加。当他们得知宰相陆贽具有最终决定权时,便纷纷登门拜访,想用重金对陆贽进行贿赂,但被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一些人觉得他不肯收礼太过绝情,朝野中便出现了对他的议论和毁谤。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唐德宗的耳朵里。唐德宗一向聚敛无度,也就劝告陆贽不要太过清廉。面对...
亲诚和睦 公而忘私 徐特立的修身齐家之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是毛泽东、田汉等人的老师,被毛泽东尊称为“永远的先生”;他42岁赴法勤工俭学,50岁在血雨腥风的革命低潮中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57岁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队伍中年龄较长者;他也是“延安五老”中最年长的一位,被毛泽东赞为“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徐特立不仅在党内享有崇高声望,他的家庭也是亲诚和睦的典范,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