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听力相关知识,3月3日我院耳鼻喉科举办爱耳日义诊活动,义诊现场志愿者们为前来咨询的患者答疑解惑,提供专业健康指导,并发放健康宣教资料。活动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3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世界听力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听力损失的10道“是非题”,只要有超过3道题的答案为“是”,建议到医院进一步诊断。
1. 打电话时是否会觉得听不清楚?
2. 若两人以上同时在讲话,是否会因听不清楚导致沟通困难?
3. 是否有人抱怨你的电视音量过大?
4. 与他人沟通时,是否会觉得理解困难?
5. 当周围环境有噪音时,是否觉得听得很吃力?
6. 是否常常需要请他人“再说一遍”?
7. 是否觉得他人讲话都很含糊或听起来很不清晰?
8. 是否常误解别人说的话,且回应他人时常文不对题?
9. 在听女性或儿童说话时,是否常常觉得困难?
10. 是否有人抱怨你误解他们的意思?

人的内耳中“掌管听力”的毛细胞数量是固定的,且非常脆弱,一旦受损就不可逆转。所以,日常生活中从以下几方面注意保护听力:
注意耳卫生保持耳道干燥,尽量不掏耳,如果耵聍较多,影响听力,可定期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清理。
注意擤鼻方式不能同时按住两侧鼻子用力,这样可能会造成中耳炎或鼓膜穿孔。
使用耳机有技巧在噪音大的地方最好不要戴耳机;即使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耳机,也要注意时间和音量,牢记“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设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嘈杂场所佩戴耳塞在噪音较大的场合,要与噪音源保持一定距离,使用防噪耳塞或者棉花堵住耳朵,避免听力受损。在噪音中“间歇离场”能让听觉器官得到短暂的休息,有助减少接触噪声的总时长。
防控慢性病对于老年人来说,虽然听力受损大多是由听觉器官退化所致,但年龄并非决定病情进展的唯一因素,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都与听力损失有关,注重防控慢性病可延缓听力老化进程。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饮食营养均衡、增强体育锻炼;缓解工作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郁、焦虑及恼怒等不良情绪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