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正文

我院成功开展《基于多模式磁共振成像指导醒后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项目推广》学术活动

文章时间:2022/06/23 21:03:57 来源:

图片

为提升喀什地区缺血性卒中诊治水平,近日,喀什地区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示范项目——《基于多模式磁共振成像指导醒后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项目推广》学术活动成功在我院以线上培训的方式举办。来自莎车县人民医院、麦盖提县人民医院、巴楚县人民医院及其他县医院卒中中心近60名医生参加此次培训。

图片


▲图丨此次培训特邀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毕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科蔡晓冬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吴岩峰教授及我院神经内科鲁庆波副主任作为授课嘉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丨授课嘉宾线上讲授醒后缺血性卒中诊治知识

培训主要围绕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展开授课。蔡晓冬教授对2021年ESO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南进行了解读,重点阐述了对于醒后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建议,并结合自身遇到的一些病例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吴岩峰教授讲授了醒后卒中的静脉溶栓策略,对醒后卒中的前世今生,到醒后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策略的循证医学证据,再到醒后卒中静脉溶栓怎么做进行了系统、透彻地授课;毕伟教授围绕脑小血管病的相关知识做了精彩授课,阐述了脑小血管病起病的隐匿性和危险性,强调了在诊治醒后卒中患者时,要在静脉溶栓前进行多模式核磁评估,通过核磁共振磁敏感序列评估颅内微出血情况,尽可能降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保护病人的安全;鲁庆波副主任围绕绿道条件下假性卒中的影像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从假性卒中的定义、识别、常见的假性卒中类型、影像评估、病例展示等方面做了系统阐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丨培训期间,各参训单位相关科室也在线上

参加了学习

鲁庆波副主任在总结中表示,脑卒中作为危害国民健康的一号杀手,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目前最有效的治疗就是时间窗内的再灌注治疗。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是指患者睡眠时无新发卒中症状,但在醒后患者本人或目击者发现其出现卒中表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约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9.7%~29.6%,目前不推荐对该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尽管如此,其中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具备溶栓治疗的价值。此次通过开展多模式影像学评估技术,进行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培训,对降低醒后卒中患者致残率、挽救劳动力、减轻社会负担具有积极的作用。

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普适性,可操作性强,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实施,同时,对于推动各县级医院卒中中心建设和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更加精准的影像评估筛查出适合溶栓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溶栓时间窗,进一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令更多的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庭受益。


图片



上一条:医院动态丨我院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交流学习

下一条: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文卫平院长一行来喀开展交流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