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援疆专家刘勇教授牵头,王晓燕教授和冯剑锋主任提供技术指导,在我院冠心病二科、影像中心和网络信息中心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协作下,我院冠心病二科团队成员魏海燕主治医师成功开展了南疆首例无创冠脉功能学诊断(CT-FFR)引导冠脉介入手术,实现了我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心血管临床治疗的技术提升,填补了南疆地区此项技术的空白。

▲图丨援疆专家、心内科主任刘勇教授对无创冠脉功能学诊断(CT-FFR)技术进行培训当了解到喀什地区是冠心病高发地区,且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后,刘勇教授便开始着手调研。他发现我区冠心病人群,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冠心病早期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技术至关重要。于是,他便积极推动无创冠脉功能学诊断(CT-FFR)技术落地喀什,让该技术造福更多的南疆心血管疾病患者。
我院作为南疆最大的冠脉介入治疗中心,复杂冠脉介入手术也日益增多,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近年来,我院冠心病团队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大力帮扶下,多项新技术成功落地喀什,无创冠脉功能学诊断(CT-FFR)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通过精准的血流储备分数,为介入手术“导航”,通过精确的分数评判,便可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支架介入手术。


▲图丨术前魏海燕医生为患者使用AI智能技术计算FFR值据我国著名人工智能影像学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刘再毅教授介绍,无创冠脉功能学诊断(CT-FFR)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影像学的优秀案例,实现了冠脉功能性诊断的无创化精准化,临床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无创冠脉功能学诊断(CT-FFR)技术是在传统的冠脉CTA解剖学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有效功能学诊断,能够弥补单纯基于冠脉CTA血管解剖学诊断的准确率低的缺点,降低医疗风险、经济负担以及为冠脉病变的精准治疗提供证据。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可以有效帮助解决偏远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早期冠心病筛查及精准冠脉介入手术问题。”刘勇教授介绍道。
目前,经过我院心内科与多学科合作,在众多广东援疆专家帮扶下,依托我院牵头的南疆心血管病防治研究联盟和远程会诊中心,已成功为100余位患者进行了无创冠脉功能学诊断(CT-FFR)测定,精准筛选出了需要进一步介入治疗的患者约50例,真正成为了我区将急性心肌梗死防治战线前移的“新武器”。